教师简介:陈玲燕,女,1987年1月,本科学历,中共党员,一级教师,九江市首届“信息化应用骨干教师”,湖口县“师德标兵”,湖口县“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”,湖口县“优秀班主任”。执教的课例《黄河颂》在2014年度“一师一优课、一课一名师”活动中荣获部级优课。
(左一)
教育格言: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。
教师心语:
张爱玲说:“于千万人之中,遇见你要遇见的人。于千万年之中,时间无涯的荒野里,没有早一步,也没有迟一步,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:‘哦,你也在这里吗?’”这或许是一种最美的相遇,当然也是最平淡的相遇。相遇是美丽的,但也是残忍的。接着相遇的,不就是分散?
顾城在《我总觉得》中写到:我总觉得/星星曾生长在一起/像一串绿葡萄/因为天体的转动/滚落到四方。我总觉得/人类曾聚集在一起/像一碟小彩豆/困为陆地的破裂/迸溅到各方。我总觉得/心灵曾依恋在一起/像一窝野蜜蜂/因为生活的风暴/飞散在远方。
突然领悟到,师生关系无非就是一种相遇。孩子们像小彩豆一样从四面八方聚来,心灵依偎在一起。像种子一样,他们在流逝的时间中,生长出青葱的绿色。
我们在照看孩子,也是在照看自己,我们经历了我们生命的又一次长大。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,我们重新经历,经历原初获得和发现知识的惊喜和战栗。在这样的经历中,我们和孩子彼此驯养,我们成了彼此生命中的独一无二。
作为老师,我疼爱这样的相遇,像农民对粮食的珍贵。我们种下期望,日日施肥浇水,相信种子,相信岁月许下的诺言。
我给孩子们公平。公平的给予他们阳光和雨水,而不是让他们长得一样的高,结一样的果。
我想给孩子绝对的安全感,没有被强加的任何负担,活在完整的和谐中。而且,我必须深刻的认识到,这不是我优越感的赐予,而是孩子们的权力和教育的需要。唯有在充分的安全和自由中,孩子的心灵才会真正打开,绽放。没有心灵的绽放,就没有教育。
我想让孩子们听从自己心灵真实的召唤。在良好的关系中,孩子不但能够学习其他,也能够学习自己。我还要时时刻刻警惕孩子迷信榜样。事实上,孩子很难从榜样那样学到多少东西。在模仿和服从中,孩子会失去自由和舒展。孩子,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。在自我的完善中,体验到生命的责任和使命,决不能让孩子失去自由,哪怕是以成长的名义。
我还要让孩子敏感,像草叶上的小露珠一样清澈,知道阳光和草的味道。散落在记忆之外的,以及没有觉察到意义的事情,等于什么也没有发生。因此,孩子必须要敏感,没有敏感,就没有生命的丰富。
我还要让学生感到自然,师生关系中最美妙的就是自然,庄子说,自然而然。真正的相遇,应该如流水一样平和宁静,师生关系最大的悲剧就是恐惧。绝对的善不会在恐惧中产生。
师生的相遇,本应该相得益彰,互相成就,彼此温暖。但在现实中,更多的时候,师生的相遇却是糟糕的,他们互相折磨,抵消了前进的动力,犹如子弹的轨迹和小鸟的飞行。尽管读来有一种残忍,但这常常就是生活的现实,也正是教育的困难所在。